夏贤礼
系别:农业经济系土地资源管理教研室
职称: 教授
基本信息
夏先礼,男,汉族,1973年3月出生,安徽怀宁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副书记,陕西省乡村振兴发展智库负责人,黄河中上游生态保护与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研究基地负责人,委员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村发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对外农业经济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农业经济学会副秘书长,《陕西农业》杂志主编《科学》杂志,《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委。
招生方向:农村与区域发展、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博士); 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硕士); 农业管理,MBA(硕士)
邮箱:xnxxli@163.com
办公室:经济管理学院C307室
教育背景
1992年9月至1996年7月就读于西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获学士学位。
1998年9月至2001年7月就读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与管理专业,获硕士学位。
2001年9月至2005年1月就读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与管理专业,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验
1996年7月至2001年12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助教;
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
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副教授;
2012年1月至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教授;
时期:
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城市与区域规划系访问学者;
2010年4月18日至30日,访问国立台湾大学、嘉义大学;
2013年2月至2013年5月,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农业经济组,访问学者;
2014年4月17日至28日,卢旺达、喀麦隆对中国援非农业项目进行考察评估;
2014年8月至2014年9月,带领本科生访问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
研究领域
土地经济与管理、城镇化与农村区域发展。
培训班
《土地利用规划》、《村镇规划》、《区域分析与规划》、《新生研讨》等
科研成果
1、科研项目
[1]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生产托管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机制、效果及政策优化研究,主持,2021-2024;
[2]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重点智库研究项目,陕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主持人,2021-2022;
[3] 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农林经济“政产学研用创”六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面向乡村振兴的管理专业,主持,2021-2024年;
[4]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方依附、柔性治理与合并村农民决策行为研究,主持人,2021-2024;
[5] 陕西省社科重点项目,以农村产业发展为重点推进土地要素研究,主持,2020-2021;
[6] 陕西省社会科学界2020年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项目,陕西省蔬菜种植者农药减量行为及防治路径研究,主持人,2020-2021年;
[7] 陕西省科技厅、发改委重点项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研究,主持,2018-2019;
[8] 清华大学重大课题招标项目,乡村振兴与人才下乡研究,主持,2018-2019;
[9] 杨凌示范区项目,资阳县茶产业诊断与提升策略研究,主持人,2019-2020;
[10] 校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一懂两爱”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与实践,主持,2019-2021;
[11] 国家社科基金,贫困地区农地流转减贫效应研究,主持人,2017-2020;
[12]陕西省软科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陕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主持人,2017-2020;
[13]外国文教专家引进计划项目,资源环境约束下城乡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精细化管理教学科研合作(荷兰),主持人,2017年;
[14] 第六产业研究院重点项目,小城镇多维发展与特色建设:基于第六产业理论视角,主持人,2017-2020;
[1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产业耦合机制与协同途径,主持人,2016-2020;
[16]陕西省科技厅项目,陕西省科技扶贫规划(2016-2020年),主持人,2015-2016年;
[17]外国文教专家引进项目,农村区域经济分析与发展规划教研合作(荷兰),主持人,2016年;
[1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政府主导下的耕地流转对农民福利的影响及改进策略研究,主持,2015-2017;
[19]陕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项目,陕西省民生问题发展研究,主持人,2015-2016;
[20]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研究项目“我国西北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及区域示范相关问题战略研究”,“农作物育种创新”子课题我国西北半干旱地区良种繁育与推广一体化发展战略》,主持人,2015-2016;
[21] 陕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项目,陕西省农业转移人口本地及周边城镇化研究,主持人,2014-2015;
[22] 陕西省发改委招标项目,陕西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主持人,2014-2015;
[23]杨凌软科学,杨凌“四”协同发展机制及实现路径研究,主持人,2014-2016;
[24] 校级教育改革重点项目,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主持,2013-2015;
[25]陕西省软科学,陕西省“三化”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与实施路径研究,主持人,2012-2014;
[26]陕西省社科基金,杨凌“土地银行”运营绩效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主持人,2013-2015;
[27]陕西省人大农村工委项目,陕西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研究,主持人,2012-2013;
[28] 中央高校科研业务基本经费资助,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主持人,2011-2013;
[2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选择模型的西北地区水资源价值评估与利益转移研究,参与,2011-2014;
[30]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城乡统筹背景下小城镇集群网络化发展机制、模式与路径研究,主持,2010-2013;
[31]杨凌示范区重点招标项目,杨凌示范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研究,主持人,2010-2011;
[32] 陕西省社会科联重大项目,农民农地流转行为及其市场化引导机制结构研究,主持,2009-2010;
[33] 校级教育改革一般项目,农林院校经济管理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主持人,2009-2011;
[34] 宝鸡市国土资源局招投标项目,宝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子项目),主持,2008-2010;
[35] 宝鸡市国土资源局招标项目,优化宝鸡市城市用地结构和用地布局研究,主持,2008-2009;
[36]国家社科基金,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进程融合研究,参与,2008-2013;
[37]陕西省社科基金,粮食安全条件下陕西耕地资源保护研究,主持人,2008-2010;
[3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学术重点项目,关中-天水经济区城市群培育与协调控制路径研究,主持人,2007-2010;
[39] 陕西省社会科联重大项目,关中城市群与新农村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主持人,2007-2008;
[40] 陈仓区国土资源局委托项目,宝鸡市陈仓区城市基准地价体系构建研究,主持人,2007-2008;
[41]陕西省国土资源厅项目,陕西省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研究,参与,2005-2006;
[42] 欧盟项目,中欧村镇可持续发展研究,参与,2003-2005;
[43]陕西省软科学,“一线两带”城镇体系结构与治理研究,主持人,2003-2005;
[4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基金,西北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研究,主持人,2001-2003。
此外,近年来主持校级提升项目3项; 参与完成陕西延川县官庄镇设施观光农业园区发展规划、山西运城市基准地价评估、陕西省粮食发展战略规划、现代农业园区发展规划杨凌示范区、灞桥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宝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青海省西宁市现代农业园区规划、青海尖扎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河南安阳现代农业发展战略规划、神木县现代农业园区发展规划、甘肃镇远如河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杨凌世界知名农业科技创新城发展规划、千阳县水利资源战略规划、景泰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调查与实证研究西部农民、杨凌智慧农业园区规划等横向合作项目20余个。
2、出版专着
[1] 陕西关中城市体系协调发展研究,单作者,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9月;
[2] 国土资源管理局,副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
[3]《房地产经济》副主编,校园胶印,2003年8月;
[4]《返乡农民工创业知识读本》,副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年10月;
[5]《设施农业概论》,合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8月;
[6]农业科技创新国际化研究报告,合编,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1月;
[7]《陕西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研究》,主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
[8]《中国粮食生产能力提升与战略储备》,合编,黄河出版传媒集团,2013年3月;
[9]《农业概论》,合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年12月;
[10]关心农业农村农民振兴乡村,主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年10月;
[11]我国西北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及区域示范相关问题的战略研究,副主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18年10月;
[12]《农业园区规划与管理》,副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20年8月;
[13]贫困地区农地流转减贫效应研究,合着,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年8月。
3. 发表论文
在《中国农村经济》、《农业经济问题》、《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农业技术经济学》、《旅游经济学》、《新兴市场金融与贸易》、《土地利用政策》、《地方政府》研究》、《资源科学》、《中国土地科学》、《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改革》、《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区域研究》 《西北人口与发展》、《科技导报》、《人口杂志》、《农村经济》、《农业现代化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干旱区资源与发展》环境》、《水土保持研究》、《经济经纬》、《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中国房地产金融》、《高等农业教育》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
奖项
[1] 学院首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2005年;
[2] 学院第二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2006年;
[3] 学校学生评价优秀奖,2007年;
[4]校级优秀教师,2007年;
[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
[6] 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陕西省委教育工委,2009年;
[7] 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6),2009;
[8] 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6),2009;
[9]校级优秀班主任,2010年;
[10] 中国农业科学院、陕西省农业厅、陕西省农村工作领导办公室等联合主办的首届陕西乡村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一等奖,2010年;
[11]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研究会优秀论文奖,2010年;
[12]校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个人,2011年;
[13] 指导本科生创新团队荣获陕西省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一等奖、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大赛二等奖;2011年
[14] 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论文二等奖(2/2),2012年;
[15] 指导本科生创新团队荣获校级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陕西省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并荣获校- 2013年,省级大学生科技创新优秀指导教师奖;
[16] 围绕《陕西省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及邻近城镇化研究》课题撰写的相关研究报告,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要批示;2015年;
[17]与推广部联合完成的《“三站链”创新驱动发展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的理论与实践》得到农业部、财政部领导肯定,随后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下发《关于推进科研机构重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农财办[2015]48号],投资财政资金2015年在全国10个省份率先实施;
[18] 陕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项目,研究报告类一等奖(1/6),2017年;
[19]中国发展研究奖特等奖(3/6),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7;
[20] 学校“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称号,2018年;
[21]充分发挥农林经济与管理学科交叉优势,全程培养“一懂两爱”复合型乡村振兴人才,第十七届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协会研究生一等奖教育成就奖(2/5),2019;
[22]农林经济与管理专业“广谱”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和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7), 2019;
[23]第十三届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青年成果奖(4/5),2019年;
[24]校级先进个人,2020年;
[25]培根筑魂,创新引领:农林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第十八届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协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特等奖(1/5) ),2021 年。
[26] 陕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项目,论文类二等奖(3/4),论文类三等奖(1/4),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