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农业广播广电学校系统充分利用去年冬天、今年春天的农时季节,立足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农业园区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农业科技培训。 通过农业科技培训,参加的农民、小农户、经营主体和村干部掌握了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技能,更新了思想观念,了解了涉农惠农政策。 此次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截至3月底,全市农业广播学校系统已培训农民12.3万余人次,举办培训班1340期,发放教材12.8万余份,培训投入159.58万元,充分发挥了农业广播学校系统的作用。广播学校系统开展“三农”培训。 主力位置的作用。
一是精心组织实施。 达州中心学校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培训,召开班子会议研究安排科技培训部署,并亲自参加现场培训。 各分院在培训计划制定、师资选拔、培训内容选择、培训对象组织等方面都做了周密安排,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 渠县分院聘请了专业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组建了粮油、畜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领域专家20人的8个科技讲座组,为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保障。农业科技培训和农业技术参观服务。
二是突出培训重点。 市县分公司紧紧围绕当前春耕、春播、春季管理工作,聚焦农业产业园建设、食品安全生产、农业特色产业化、产业扶贫、农业政策等重点工作惠及农民,因地制宜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 3月27日,达州中心学校校长白文带领学校教职工来到曲县万寿乡天马村,对贫困户、种植大户和村干部进行水稻旱育苗栽培技术、柑橘早熟教育——丰产丰产栽培技术及农业效益。 开展政策等政策培训,送去复合肥2吨、技术资料200余份。 大川区分公司在全区12个村开展农业园区建设、农业惠农政策、食品安全生产、青椒、水果、苎麻等生产技术培训; 宣汉县分公司开展春季防猪培训。 全县部分贫困村贫困农户开展非洲猪瘟防控技术培训; 万源市分公司针对全市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开展畜牧养殖技术、农业种养循环技术等技能培训。
三是培训方式灵活。 达州农业广播广播学校系统通过举办室内培训班、现场技术指导、现场技术咨询、电话咨询、电视广播等方式,为农民、小农户、经营主体等提供针对性培训。 为增强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中心校和各县(市、区)分校将技术培训与农业生产资料运送有机结合起来,将技术培训与党的农业宣传有机结合起来。相关惠农政策,让培训生动、踏实、深入人心。 达州中心学校结合产业扶贫和科技扶贫,在曲县万寿乡天马村开展农业产业园建设和特色产业化发展精准培训。
四是整合内外部资源。 达州中心学校重点发挥系统优势,共享师资、技术等培训资源,与县(市、区)分校开展纵向联合培训。 3月13日,达州中心学校与达川区分院联合在九岭镇龙登村开展第一期青椒生产技术培训,在杜氏镇乐家坝村开展第一期农村集体股份制经济社会发展培训。 专题法律知识讲座。 3月26日,大川区分会和区老科协组成的8人专家组前往大川区石桥镇天蓬寨村,为137名柑橘小农、种植户、贫困户、贫困户等提供服务。来自全村的村民小组。 干部等开展了实用技术讲座、科普下乡、免费体检相结合的“科普下乡”活动,将农业技术培训和送健康下乡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和创新农业科技内容训练和方式。
五是打造农业广播公司品牌。 市县两级广播学校充分利用科技下乡、电视、广播、网络、黑板报、公告栏、简报等多种渠道,宣传冬春农业科技成效多角度、立体化训练。 大川区分公司邀请区电视台参与科技培训推广全过程,各县(市、区)分公司积极向省学校、主管局、扶贫开发部门发放工作简报。 达州中心学校及各县(市、区)分院共整理发放培训简报10余份,既充分展示了农业广播学校系统的工作动态,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打造农业广播学校培训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