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行政综合执法队管好农村的一切吗农业农村部回应

建设和管理好执法队伍维护农民利益

——农业农村部法规司相关负责人就农业行政综合执法队伍建设答记者问。

农民日报中国农村网记者

近日,农业农村部组织召开推进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能力建设视频会议,启动部署2023年全国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稳粮食供应”专项行动。 就农业行政综合执法队伍的建设和作用等问题,记者采访了农业农村部法规司相关负责人。

问:为什么要成立农业行政综合执法队伍?

答:农业领域的执法监管一直是农业部门的职责。 改革开放初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部门职能加快推进,执法监管任务不断增加,涵盖种子、农药、兽药、饲料、农机、动植物检疫防疫、农产品质量安全、渔政管理等方面,多年来,地方特别是县级农业部门执法分散,影响了执法成效。

为适应发展市场经济、建设法治政府、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强农业执法的要求,提高执法专业化、规范化水平,一些地方还开展了综合执法工作。在农业部门内部开展执法试点,取得了一定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依法行政。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综合执法。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农业、生态环保、交通运输一体化。 5个综合行政执法队伍,负责文化市场和市场监管。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农业农村部指导地方整合原来分散在地方农业农村部门内设机构和所属单位的行政执法职能原则上按照一个部门、一个执法队伍的要求,组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以农业农村部门名义实施统一执法。 除沿海、内河湖泊、边境口岸等少数渔业执法任务重的地方继续在农业农村部门内部设立相对独立的渔业执法队伍外,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已基本实行一支队伍执法。 根据中央要求,这个队伍的组建来自于原来承担执法职责的机关和单位。 到2022年底,市、县两级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已按要求设立。

问:近日,网络上有人将农业行政综合执法队称为“农管”,称“农管”掌控农村一切。 农业综合执法队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

答:我们也注意到有关消息。 首先明确,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并不掌控一切,但有明确的执法边界。 经国务院批准,我们印发了《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各地也结合实际制定了相应目录,对执法事项实行清单管理,要求“一事不能未经法律授权不得进行。” 农业行政综合执法队的主要职责和使命是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种子、农药、兽药等侵害农业、危害农业的违法行为,不会干扰农民正常生产生活。 网上一些帖子提到“禁止在房前屋后种植瓜菜”等,不属于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的范围。

各级执法队伍按照法定职责,狠抓春耕整备、三夏生产、秋冬种植等重点,加大对品种权保护等重点地区、重点工程的执法力度农业投入品质量、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检疫等,查处一批大案要案,充分发挥执法保护农业、促进振兴的作用。 例如,山东省打掉假兽药生产经营企业100余家,抓获涉案人员45人,涉案金额达1.2亿元; 四川破获一个特大假药制售团伙,向全国24个省份销售假农药,捣毁假药生产销售活动。 共有8个假窝点。 据统计,2020年至2022年,全国各级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共查处各类违法案件30.47万起,调解纠纷1.89万起,挽回经济损失14.96亿元。

问:农业执法事关农民切身利益。 如何建设和管理执法队伍,确保规范执法?

答:农业综合执法改革推进以来,我们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要求执法人员要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和程序意识,实现依法保护农民。 、依法兴农。

一是规范执法程序。 制定农业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实施方案,制定公布《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农业行政执法文书制作标准》及基本文书格式,从立案细化农业行政处罚《实施程序规则》从内容和形式上明确了农业行政执法文书制作的要求,切实提高了执法规范性。 制定发布《规范农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办法》,各地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

二是限制执法行为。 制定健全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人员相关规定,细化对执法机构和人员的管理要求,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约束执法人员依照法定权限履行执法职责和程序; 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还结合实际探索创新执法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农业行政执法协调监督组织体系,细化执行衔接标准和程序等,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三是强化执法服务。 我们一直强调农业行政执法既要力度又要热情。 对农民反映强烈、利益相关者关心的严重违法行为,要严厉打击; 对小农户、农民合作社、小微涉农企业等轻微违法行为,要保持适度宽容和审慎态度,采取劝说、警告、纠正等更加灵活的执法方式。 对于首次轻微违法行为,要探索建立免处罚名单。 对于利益受到损害的农民,我们不仅要惩罚违法者,还要主动调解损害,帮助他们尽可能挽回损失。

问: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成立后,承担的执法任务范围广泛,对执法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请介绍这方面的考虑和安排。

答:随着各地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的不断深入,执法队伍的能力和素质成为重要考验。 我们重点加强三个方面的能力建设。 一是加强培训演练。 2020年起,我们陆续在全国部署农业行政执法能力综合提升行动、执法培训和竞赛活动。 通过加强培训、实战演练等方式,不断提高农业行政综合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 印发实施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大纲和考试大纲,分级督促落实培训任务。 二是加强示范领导,组织开展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创建、案卷审查、典型案例发布。 累计命名示范窗口325个、示范单位150个,公布农业执法指导案例24个、农业执法案例50个。 以典型案例宣传交流各地经验做法,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三是加强执法装备建设。 推动各地加强执法装备配置,强化执法经费保障,确保执法工作运行、执法装备建设、处置等日常办案所需支出。没收的物品,全部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同时,积极推动加强执法信息化建设,加快建设全国统一互联的综合执法信息系统和部级指挥调度平台,充分运用遥感、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手段。数据实现在线办案和案件数据在线整合与回传。 对大案要案集中实时同步协调指挥调度,有效提高执法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