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春季管理技术要点

1. 发菌期温度管理 冬春低温季节生产的香菇菌袋接种后,须采取加温、覆膜保温等措施,提高培养环境温度,尽量维持正常菌丝生长温度10℃左右;覆膜保温培养期间,定期观察,湿度过大,膜内水珠多,要在气温高时换气排湿,防止闷湿环境造成杂菌发生及爆发。菌丝“碰圈”后要及时散堆,同时适时刺孔增氧,降低堆码密度,加大换气频率,防止发生菌丝闷堆、缺氧和高温烧袋现象。香菇菌袋定期翻堆,可10~15天一次,翻堆时发现污染菌袋应及时挑出单独处理。 2. 出菇期温度管理 根据中长期天气预报管理,若遇连续低温,正在出菇的菇棚要采取保温或增温措施,使菇棚温度维持在8℃~10℃。主要保温、增温措施包括:夜间加厚棚顶覆盖物;门上挂绒毯等门帘,早、晚关严门窗;晴天中午前后开门窗通气;雨雪天气仅开背风通气孔进行短时间通气,有寒流或大风天气,将门窗及通气孔关闭,以防冷空气侵袭;天晴时拉开遮盖物增加光照增温,光照强时最好在棚膜下、菌袋上方加设一层遮阳网。如有热风炉等加温设施的,可加热提高菇房/棚温度,但须注意防止烟气排入棚内,引起中毒。另外菇棚的清沟排水工作也要做好,以降低雨季棚内湿度,改善菇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