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跑基地菇菇待出盼丰收 - 工作动态 - 湖北省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欢迎您的光临

新春伊始,气温乍暖还寒,此时正值我市羊肚菌、大球盖菇进入出菇技术管理的关键期。这几天,宜昌农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刘世玲的电话被打“爆”了,许多基地负责人和菇农们为即将进入出菇期的各项技术要点加紧咨询。2023年2月1日,微生物所所长刘世玲、副所长申露露和科技人员夏辉,深入远安多个食用菌基地,答疑解惑并指导菇农做好羊肚菌和大球盖菇关键期的精细化管理,为出菇夯实基础。 刘世玲一行刚到远安县茅坪场镇晓坪村宜昌远安菌香苑合作社,负责人汪宗斌就着急的询问:“刘所长,这片密密麻麻的白点是不是羊肚菌原基?目前的情况需不需要打催菇水?......”,在菇棚仔细查看后,刘所长肯定的答复:“是羊肚菌原基,马上就要出菇,可以打催水,后期一定要注意温度和通风”。 “请问大球盖菇现在是否可以揭膜,是否可以给水出菇了”......;这一天,微生物所科技人员马不停蹄在宜昌远安菌香苑合作社、宜昌昌林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等5个基地的大棚里,观菌丝生长情况、查水分、感温度,一一答疑解惑,并就具体情况分别给出解决方案,给基地负责人和菇农吃了一颗“定心丸”。    当天下午三点多,应远安县茅坪场镇杨璜的邀请,在茅坪场镇镇政府会议室,微生物所科技人员和镇食用菌产业相关负责同志、食用菌合作社代表,围绕茅坪场镇食用菌产业发展方向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座谈和交流。针对杨璜提出的食用菌菌种、规模、龙头企业和销售渠道四个发展抓手,刘世玲逐一进行了分析、解答和交流,并提出2023年和今后一个阶段茅坪场镇食用菌发展方向。
相信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加上科研单位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龙头企业的创新发展,宜昌食用菌产业将会不断提档升级,实现菇农增收致富。(夏辉)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