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鱼蛋粗面,那就要鱼蛋油面吧!”这是小猪麦兜的一句名言。天真乐观的麦兜,却让我们乐观不起来,因为它的同类――猪肉价格一路猛涨。 沈阳的陈女士是家庭主妇,对物价变化最敏感。陈女士邀请记者一起去买菜,一圈走下来,一家人吃一顿的菜比上个月多花了5块5毛钱。 “猪肉青菜一涨价,立马感觉手里的钱毛了,不经用了! ”很多市民都有共同感受。 猪的确“金贵”了。据最新统计,全国猪肉价格已经连续9周回升,累计涨幅为15.8%。在猪肉带动下,农产品价格出现普涨。有专家还说,猪肉涨价很可能成为下一轮通货膨胀的一大诱因。 如果猪会说话,它一定会哼哼:股票在涨,房价在涨,水价在涨,油价在涨,连景区的门票也在涨,你们人类为什么不去怪砖、怪水、怪油,偏偏只怪我呢?况且,我的身价涨了,也是因为吃的饲料越来越贵呀。 想想也真是,房价涨了,大部分人可以不买,油价涨了,没有私家车的人就没有烦恼;但猪肉不同,哪天餐桌上少得了?肉蛋价格上涨,直接增加了多数人的生活成本,影响了大家的生活质量,挫伤了公众对未来幸福生活的信心。每个人的神经都被牵动着,所以只有找猪来问罪了。 猪的和专家的数据让我们更加疑惑:为什么统计公布的CPI一跌再跌,而我们的生活成本却一涨再涨?是否真如某些经济学家所言,猪是通货膨胀的“预报员”? 针对新一轮涨价趋势显现的格局,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切实加强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监管,审慎出台调价方案,避免出现集中提价、提价幅度过大、增加群众负担的现象。通知很及时,也非常必要,但疑团仍在:本轮涨价潮原因何在?将持续多久?央行“通胀预期有所显现”的表态应该怎样解读? 宽慰的说法各种各样。一个养猪协会的会长说:“猪价上涨是政策性的,6月13日商务部宣布启动猪肉收购,价格就止跌回升,但猪价不会一直升的。 ”一个省级调查队的专家说:“现在还处于全球经济衰退、中国经济下行风险没有完全消失的大环境下,短期内出现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大。 ”也有人摆出麦兜的乐观架势:“猪肉涨价,那就吃牛肉和羊肉呗。 ”老百姓期待的,除了局部的分析外,更有权威的、宏观的、准确的说法。 算了这笔复杂账,大体可以证明猪的无辜,同时传达了这样一种情绪:公众希望经济形势快速好转,也希望生活能够平稳富足。两者同样重要。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