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松,作为全球园艺界公认的珍贵观赏树种,以其卓越的抗污染、减少噪音和抑制细菌生长能力,以及在工业区绿化中的适应性而闻名。然而,近日,一连串令人震惊的新闻报道披露了北京多个住宅小区中雪松异常枯萎甚至死亡的情况,其中一个小区共有20余棵雪松丧失生命。而这并非仅限于居民楼,而是也出现在一些市政公园内。据工程师孙英宝所言,今年北京地区的雪松死亡率显著超出了往年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每一棵成熟的雪松都价值不菲,其价格高达5000元人民币,并且维护成本相对较高。这让人们不禁疑惑,在这个夏天,为何这样昂贵的地标性植物会遭遇“非正常死亡”?事实上,这些枯死的大树已被清除,只留下它们曾经存在过的一部分根部。而在这些已经枯萎的大树中,有些直径可达30厘米,而有些则更粗壮至半米以上。
目前,小区内只剩下几棵尚存的小树,它们也早已开始凋零。在现场,一位北青报记者的目击报告显示,一株原本完整的大树,如今从根部到顶端几乎完全干涸,只剩下靠近根部的一小片绿意。此前,这里曾有一对茂盛的双子雪松,现在却只剩下了一棵幸存者。一位居民回忆道:“它们以前长得真美丽。”
物业部门解释称,这种情况并不罕见周边几个小区也有类似问题,他们认为主要原因是今年特殊气候条件造成的。但另一位业主于大爷持有不同意见,他指出,“我们需要在11月的时候为这些树木浇透水,然后做好保暖措施,但去年冬天,小区物业似乎未能妥善处理。”专业养护专家舒可心则提出,“面对这种大面积死亡事件,我们应该反思如何加强管理。如果确实由自然因素引起,那么管理方就无需承担任何责任。”
这样的情景引发了许多人对于城市空间管理与环境保护的问题思考,同时,也促使相关部门重新审视他们对于公共绿地尤其是珍贵植物养护工作上的责任与担当。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