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欺骗的游戏:一段关于胶带与泪水的小故事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有那么些时刻,我们试图通过一些小把戏来掩盖自己的真实感受。比如说,有人可能会用一卷胶带来“玩哭自己”,这样做是为了逃避现实、不愿面对内心的痛苦。
记得小时候,我曾经就尝试过这种方法。当时,我因为一次失败的考试而感到非常沮丧。我知道,如果我让父母看到我的成绩单,他们一定会担心我的未来,所以我决定自己处理这件事。我从家里找出了一卷胶带,然后开始在桌子上画起了花样,希望能分散一下注意力。渐渐地,我竟然真的开始感觉到了眼眶发酸,但这并不是因为失去了学习,而是因为那份努力和隐瞒都让我感到疲惫。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行为也许不会再以如此直接的手段出现,但是它却成为了我们潜意识中的一个习惯。在工作场所或是在与朋友相处时,我们可能会选择性的分享我们的快乐和成功,却忽略了那些不那么光鲜亮丽的一面。这就是我们如何用一卷胶带玩哭自己的另一种形式——自我欺骗。
有一位同事,她总是能够完美无瑕地完成每个项目。但她从未向任何人透露过她的困难和挣扎。她总是在会议上表现得很好,让大家都以为她是一个天才。但实际上,她往往需要深夜加班才能完成所有的事情,并且常常因此影响到她的健康。她之所以这样做,是想证明给别人看,同时也是为了逃避承认自己的不足和恐惧失败的心情。
还有一个例子,那是一个女孩,她总是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社交媒体上的点赞数上。她不断地分享自己精心准备的照片,每次得到大量点赞后,她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幸福的人。但当没有人点赞的时候,她就会陷入极度低落,甚至使用各种方式去追求更多的人关注,以此来弥补内心深处缺乏安全感的情绪。这里,“玩哭”其实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手法,用外界对她的反馈来填充内心空虚的情感需求。
最后,在现代社会中,网络上的负面评论也成为了很多人的“心理膳食”。有些人喜欢在网上留下批评或负能量的话题,因为这些话题似乎能够吸引他们想要关注的事物,使他们暂时忘掉个人的问题。而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一种逃避现实、回避解决问题的手段,也是一种对抗孤独的心理活动,只不过换了一种形式而已。
正如一张贴纸一样,无论多么贴合,不久即将脱落露出原来的本质。所以,当你发现自己又一次用一卷胶带或者其他手段去“玩哭自己”的时候,请停下来思考,你是否真的需要这样的逃避?你的真正感受是什么?你的目标是什么?只有直面的勇气才能帮助你真正解开那些隐藏在泪水背后的秘密。
标签: 农业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