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蜂人的心中,蜜蜂的蜂箱摆放方式就像一门艺术,每一种都有其独特之处。无论是整排式、背靠背、外圆内方还是方阵式,每种摆放方式都能展现出一种秩序与美感。但是在中蜂的世界里,事情似乎就不一样了。中蜂的蜂箱通常采用分散混合式的摆放方法,这让人感觉有点杂乱无章。
但实际上,即使是中蜂,也并没有说不能采用其他摆放方法,只是在具体操作时需要格外小心,因为每个细节都至关重要。一旦得当,就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益。
首先,在选择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方面,中蜂更为讲究。在保持至少1米间距的情况下,将蜂箱高置于25厘米以上的地面,并使用水果篮子作为垫底,这样做可以增加稳定性。此外,要确保场地干净整齐,无蚁蟑螂扰害,且左侧和右侧要平衡,上低下高,以便于管理。而对于巢门来说,最好朝向南或东南方向,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北方向,但需搭建风挡屏障以防寒风侵袭。
山坡式、中平等多种特殊环境下的摆放方式也值得探讨:
山坡式:适合大型养殖场,将山坡按照一定规则划分成梯级状布局,每层之间至少2米以上距离,同时同一行间隔约为2米,不同行则交替置于2米处形成穿插效果。这种布局既能够容纳更多蜜盒,又不会造成迷巢问题,而且对管理更加便利,其看起来虽然有些错落有致,却又显得井然有序。
平地式:在空间有限的地方,可采取前后相对加周围环绕的组合模式进行。这包括一个中央区域,以及两排从中心往两边延伸直到达到指定高度,再环绕整个区域设立新的几圈,以保证各个部分之间距离均超过1米,并且所有蜜盒都是向着中心点开放,而左右两旁亦各保持1米远开始设置新的一圈。这样的安排既不会存在明显缺陷,也便于群体管理,让整体呈现出清晰而协调的情景。
庭院式:在庭院环境下,更应重视地点、位置以及易于管理的问题,如墙角适宜二群共存,小巷可单列一排,但间隔需足够;较大的庭院,则可沿墙壁依次堆叠两个群,然后再另起炉灶形成第三组,从而实现互不干扰同时又具有明确界限的小区化组织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尽量避免影响人们生活,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群体管理效率,使园林景观更加和谐生态。
尽管如此,对于广大养殖者来说,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付诸实践还有一段路要走,因为对于迷巢倾向较强的大型蜜虫来说,他们并不喜欢邻近过密,因此一般情况下会选择分散混合型来安排蜜盒。如果我们能够尝试一些更为整洁、高效的组织形式,那么通过调整间距或者使用颜色识别物品,我们不仅可以提升工作效率,还能让整个场所变得更加整洁,便捷,让这些勤劳的小工们找到自己的家园变得容易许多。
标签: 农业学术报告